
4.23 世界閱讀日 ~ 雜誌‧升呢 !
圖片

日期:17/5 (四) -25/5(五)
時間:午膳 /放學
圖書館為同學們挑選以下播客(Podcast)
參加方法 :
按此:https://goo.gl/forms/3rEvaqfQMMKCqMDE2
「長命百歲」是否必然幸福?孝與不孝如何界定?離與留又該如何取捨?
紀錄片《伴生》娓娓道來兩代人對「生與死」價值觀的差異和矛盾。有人因不忍父親飽受病魔折磨及喪妻之苦,而祈求父親能早歸天家;有人因長期照顧患病父母而心生壓力,渴望開展自己生活;有人因母親健康急轉直下反而重建分隔多年的關係。一生建構的種種連結,伴隨死亡,是否能瞬間化為煙霞?
《子非魚》得獎導演黃肇邦真實紀錄三個家庭、兩代社會的束縛與異同、夫妻間的牽絆與信任,教我們面對每個人生必經關口時,該如何歷經生與死。
導演專訪:懵懂少年的生命課堂 — 專訪紀錄片《伴生》導演黃肇邦
「以紀錄片大膽觸碰華人傳統避談的臨終,不一味歌頌親情偉大,不高談闊論生死意義,誠懇展現兩代牽絆裡的脆弱、無奈和自省,引發香港觀眾熱烈迴響。」— 台北電影節
「想」和「思考」有分別嗎?
我想生活很無聊,生活真的是很無聊嗎?
我和別人的想法相同就是正確嗎?如果不是,如何才知道誰正確?
狗出現先?還是「狗」這個字出現先?
校規、社會的規範是否使你不自由?如何才可使自己自由?
如果你想學習思考、想接觸哲學、想探討以上的問題,可考慮閱讀《十四歲的哲學》和一班同學一起分享閱讀的感受!
日期:6/2/2018
時間:13:20-14:05
地點:圖書館
報名:https://goo.gl/forms/jAOiVyiUrTg5oPns2
*成功報名同學可於2月 2日或之前到圖書館借閱《十四歲開始的哲學》
*積極表達意見的同學可獲贈書券